• 57度湘汪崢嶸:最高日收12萬!我為什么要回歸社區小炒店

    人均50元,60多張桌子,日銷最高超過12萬元。

    最近,57度湘在長沙創立的新品牌——侯師傅熱炒店開業即火,引起了內參君關注。

    和以往聚焦快時尚(水貨、小豬豬)的策略不同,這個品牌回歸傳統的湘菜小炒,并把熱炒寫進了招牌里。

    57度湘又在下一盤什么棋?這個品牌背后有哪些考量?是否暗含了某些行業趨勢?

    內參君對話57度湘公司創始人汪崢嶸,為大家揭開謎底。

    餐飲老板內參 艷子 笑凡/文

    為了更真實了解這個品牌,和汪崢嶸約在門店里見,我們早到了半個小時,先由外到內觀察了一遍。

    侯師傅熱炒店,位于長沙市天心區林大路與木蓮路交叉口的西南角,遠遠就能一眼看到餐廳顯著的外墻。

    3月1日正式營業,開業前一周做了1~7折的促銷活動,據說生意火爆。

    4月4日,內參君實地探訪當天,沒任何優惠活動,中午約12點半,60多張桌子幾乎已經坐滿。

    據店長介紹,該店有上千平米,60多張桌子,360個座位,目前的平均翻臺是5次,周末能達到6、7次。

    在店內轉一圈,發現整個氛圍特別具有煙火氣,尤其是設計在中間位置的廚房,廚師大火炒制一覽無余。

    菜單結構也非常清晰,主打熱炒三絕,然后左翼燒魚,右翼私房包子,再就是五六十道湘菜家常菜。

    “都是湖南人最吃得住的、最愛吃的,包括湖南人請客最拿得出手的幾道大菜。”店長說。

    熱炒三絕:十五秒熱炒三嫩、三十秒熱炒火焰牛肉、六十秒熱炒吉祥三寶。


    為什么要做侯師傅熱炒?為什么57度湘要回歸傳統湘菜?為什么進入“人均50元左右”的大眾價位區間?汪崢嶸到來后,我們首先問了她這些問題。

    市場需求發生變化

    現在人們需要“好吃、便捷”

    其實,持續觀察57度湘不難發現,他們一直在創新,傾向于在細分品類里找機會,不僅是水貨、小豬豬,還是吃飯皇帝大。

    這些品牌且不說兩三年后發展如何,剛推出時確實都很火。比如水貨,當時同行翻臺4輪就已經是奇跡,水貨翻出11輪。

    汪崢嶸認為這是品牌的一種基因或者說是習慣,從細分品類里挖掘“更有意思的東西”,從模式上做一些設計和編輯,做出新品牌

    “我們做餐飲的,不同階段、時代,對市場對顧客的感知也不一樣。”以前是好食上、海食上那種很豐富的大店,后來是57度湘那種時尚、體驗感,然后是水貨、小豬豬那種差異化、高效率的競爭優勢。”

    而現在,什么才是最貼合顧客需求的?汪崢嶸的判斷是,“好吃,離他們更近一些,更便捷一點。滲透到社區,隨時可見,貼近生活。”

    她認為,這兩年餐飲兩端的空間比較大:

    一端是消費升級,用最好的食材、最好的廚師、花更多功夫做餐飲,顧客會買賬

    另一端是更高的性價比、更貼近生活、更便捷,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為什么回歸湘菜?選小炒這個品類?

    汪崢嶸說,從海鮮到鐵板燒到燒烤,以前做的比較散、跨度大。現在的戰略就是回歸,聚焦湘菜。

    而傳統意義上,湘菜分為湘西的野味、臘熏洞庭湖區的魚鮮和煨燉的缽子菜以湖南長沙為代表的湘江流域小炒菜,其中小炒是湘菜最重要的一個結構。

    “熱炒帶給人的震撼力,直白、濃烈,對顧客的感染能力比較強。不僅是長沙,就是走到全國,顧客最買賬的還是湖南的小炒。因為它香嘛,能夠勾起你的食欲……”

    說起來小炒,汪崢嶸就停不下來,“熱炒講究的就是一種現場的好味道,強調的就是火候、鍋氣。”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當地人對小炒也有一定的習慣性和“成癮性”。

    此行內參君也了解到,當地人的口味非常強勢,對本地口味有專屬性和自豪感,有一定的口味壁壘。比如川菜在湖南就很難立足。

    當地一位“餐飲通”說,進入長沙的外地菜系基本都活不過3年,除了海底撈,“外地菜系吃一頓嘗嘗鮮可以,時間長就不行了”

    門店設計的核心

    圍繞“接地氣、上菜快、有鍋氣”

    除了品類是大基數,內參君覺得“侯師傅熱炒”這個名字也特別接地氣。

    汪崢嶸說,侯師傅并非特指一個姓侯的師傅,而是“家常、親切、手藝”的代名詞,也是對老師傅的一種致敬。叫王師傅、張師傅又略顯普通,沒有侯師傅有記憶點。

    在設計上,從外立面到店內的裝修,主要考慮的就是有親切感,讓人能夠進來,坐下來比較舒服、熟悉,偏暖的調性,讓人有食欲。

    所有的環境都是為顧客服務,顧客是主體,而不是裝修很漂亮,但(讓人感覺“端著”)有距離感。

    侯師傅熱炒店設計背后的核心,就是廚房和大廳的動線要保障上菜快捷,保證熱炒最快抵達餐桌,保證鍋氣和熱氣。

    內參君看到,廚房設置在餐廳的中間,明廚亮灶,特別的是,廚師炒制完直接往前遞,從灶前的窗口直接就出餐了,不像其他中餐廳炒完是往后傳遞,再由服務員端到前廳。

    “所有都往前縮短,縮短十秒、五秒也是時間。菜品到桌的狀態就不一樣,它得是飽滿的,不能一上來就塌了。”

    汪崢嶸說,圍繞這個效率,他們對設備做了一些改良。從爐灶、發火點,都做了技術的革命。

    她認為,從專業角度上,做餐飲最重要的就是背后的設計原理,如何保證效果、效率。

    要實現好吃,第一是原材料要新鮮,第二就是火候。

    “火候好不好?火力足不足?火力猛了炒菜師傅的手藝高不高?高了才能駕馭火候,這樣的話,菜就能去到好吃的邊界了。”汪崢嶸對菜品、對好吃的理解也很具有感染力,她指著店內一張海報,邊說邊比劃上面大廚顛鍋的動作。

    而設備改良、火候的把控也只是表象,背后更重要的是思想。汪崢嶸說,只有對菜品、好吃有了深刻的理解,就會去挖掘它的要點、細節,一項一項去攻克,這個時候理解就轉化成如何實現,就是設備、技藝流程的設計設置。

    在人均50元價位區間里

    做足性價比優勢

    熱炒、環境相對較好,但侯師傅的人均只有50元左右,這背后是如何考量的?

    汪崢嶸說,首先這個價位是當地大眾普遍可以接受的,通過他們自身的專業和供應鏈能力,能讓顧客感受到更高的性價比。

    內參君了解到,在長沙,和侯師傅熱炒有相似定位的品牌不少,比如費大廚辣椒炒肉(人均50多)、壹盞燈(60~70元)、彭廚(60~80元)、益華家菜館(50多元)等,大部分知名度不太高的湘菜小炒,也都是45~50元的價格區間。

    其中費大廚、彭廚分別有23、18家店面(大眾點評顯示),壹盞燈(6家店)登上了長沙市必吃榜。由此可見,侯師傅面對著怎樣的競爭環境。

    定價人均50元,是侯師傅的一種經營策略,汪崢嶸希望在這個定價區間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

    低客單+好食材+好環境,就是高性價比。

    比如說菜單里的包子,全是手工現包;熱炒三絕也都是獨創,其中拿炒三嫩來說,豬肝、黃喉、腰花放在一起炒,這幾樣都是湖南人定期會想吃的,一起炒就解決了豐富度。

    事實上,即便有一定的基礎,侯師傅這個品牌也籌備了10多個月,從去年5月到今年3月,期間一直在否定自己。

    “最后呈現的三絕,原來也根本不是這個結構,包括做不做包子,不做包子做什么,然后做包子又要怎么做,整個就是否定又否定。”汪崢嶸說,最后,自己都不記得最初想的做法。

    欣慰的是,團隊一直秉持著“跟別人不一樣”的意念,沒有“規定”必須在什么時間推出來,“沒做好,你推他干什么呢”?

    未來要滲透社區

    在家常菜里做出規模化、品牌化

    不過目前侯師傅的成績單也不錯,汪崢嶸說達到預期了,甚至還超出預期一點點。3月份并不是所謂的餐飲旺季,但這個店最高一天營收達到了12萬多,周一到周四通常可以達到7萬多。

    但他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在高強度熱炒的工作量下,廚師如何保持好的狀態。汪崢嶸認為,往前走,還是隊伍培養的問題,對好的烹飪技法傳承的問題,其它并不是最大的挑戰。

    目前第一家店是試驗,接下來就是如何從平效和面積上,做出更有效率的版本。怎么更貼近社區,更強的適應和吸客,還需要一些打磨。

    只要有了這個能力,(開店)節奏自然就會上來了。

    目前的戰略,就是立足長沙,把它做到足夠透。在長沙開出二三十家社區店,要形成品牌化、規模化。汪崢嶸說,像侯師傅這種家常菜定位,真正形成規模化品牌化的還是少。所以,這會是一個方向。

    既要有鍋氣、好吃,又要品牌化規模化,內參君覺得兩者兼顧很難,但汪崢嶸認為兩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的。

    她的感受是,雖然不斷有所謂的各種思潮,但餐飲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趨向,到了2018年、2019年,很明顯(比拼)的是一個團隊的綜合能力,“有沒有明顯的創造能力,有了創造能力,有沒有把它規模化、品牌化的組織能力”。

    侯師傅從一開始,就完全是用品牌感去打造的。品牌的傳播和顧客吃了以后的好口碑,這兩者之間要不斷交互產生作用。汪崢嶸說,這才是她對品牌的追求,開一家店火了就OK了,這不是企業的目標。

    有了這個目標,所有的行為都去匹配。很多時候,做公司或者做決策的人,最怕的是糾結,目標和行為不一致就很麻煩。

    觀點:品牌能不能做成

    關鍵在于你“到底會不會做”

    汪崢嶸說,她把自己當做手藝人,認為設計品牌其實也是一種“手藝”,品牌能不能做成,根本就是你“會做了沒有”。而會不會做,沒有別的東西,就是下功夫了沒。

    他們這個團隊做餐飲十幾年,現在每當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所有積累都像放在不同抽屜里面,只是拉出來而已。

    就像侯師傅,定位熱炒是因為他們在湘菜領域有很多積累,有很好的炒菜師傅,有對味型的理解,有對設備、火候的認知。

    主食配了包子,是因為以前做過包子店;氛圍裝修,跟全中國最頂級的設計師有15年的合作,餐具打板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桌子板凳,供應商都合作數十年……

    57度湘市場總監肖賽峰跟內參君吐槽,作為一名執行者,他最大的感受是:老板從來不輕易放過他們,“有時候做一個東西,我覺得已經可以了,但是很少能得到老板的認可,達到她的要求。”

    就像侯師傅的設計,別人可能做不到,因為原來這個位置的燃氣、外墻都成問題,但汪崢嶸就要這里,外墻就要這個效果,只有這樣對顧客才有感知力,所以團隊就去努力實現。

    還比如,熱炒的速度,為什么15秒、30秒能出來?很多人認為兩分鐘、三分鐘也可以,但汪崢嶸覺得熱炒、快炒,就應該是這樣子(做到極致),然后就開始改設備。

    汪崢嶸把做新品牌,看做是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看看力所能及的最高限度是什么。

    在這個過程中,汪崢嶸特別重視體驗感。而她本身就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認為離別、感動、快樂等體驗,是伴隨人一生很重要的東西,所以做餐飲,也在努力地創造體驗感。

    這兩年體驗感提的比較多了,而十五六年前,汪崢嶸就提出“體驗式服務”。57度湘也是較早使用設計公司的餐企,13年前就愿意出160萬的設計費。

    最后內參君問她,做了很多品牌,決定是否做成的關鍵因素是什么?

    她還是那句話:本質上是你到底會不會做這個事兒,你對這個行業是不是真的通了?就像下棋的段位,已經到了“會”這個層面,再去聚焦一件事,怎么都不會太差。

    欄目介紹

    他/她或許是深耕行業數年的老炮兒,不斷折騰出新動作;

    或許是新闖入餐飲的黑馬選手,出手便見不凡;

    或許是名不見經傳,卻悶頭發大財的“世外高人”……

    內參推出重磅欄目——主筆訪談試圖通過對話這些行業精英,為餐飲從業者們破解經營的精妙,管理的智慧,賺錢的邏輯。

    只要夠優秀,就請放馬過來,讓我們一起精進,共同成長!

    想提供線索或者了解更多,可以跟本文的作者交流??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劉凱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哈根達斯被拋棄?|飲品小趨勢|星巴克開店策略

    青團大戰|1點點不進則退|極品山寨

    64家餐廳迎賓測評|呷哺2018財報|“黑店”不行了

    商務合作:楊松:13331022960(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403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15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