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2019年6月24日上午,在日本淡路島,日本2019大阪G20峰會前夕,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日本外務省的支持下,第三屆國際食學論壇在此舉行。
論壇上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吳紅波先生出席,并在論壇上作了主旨發言,他強調:可持續發展是解決全世界食物問題的關鍵。
吳紅波指出,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無論各國人民存在多少差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需要食物,依賴食物生存,并且從中獲得樂趣。食物是大自然所恩賜,食物生產消耗自然資源,并占了全球生態排放的26%。一盤500克的土豆蔬菜,食材生長消耗177升水,并排放1.23公斤二氧化碳;一盤牛肉加土豆和蔬菜,則消耗7,884升水,排放14.73公斤二氧化碳。
他認為,全世界的大眾仍面臨八大問題:
首先,仍有大量貧困人口。(SDG1)目前全球7.83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主要來自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到2030年極端貧困率將為6%,但不能達到消除極端貧困的全球目標。
其次,營養不良問題嚴峻。(SDG2)目前全球食物不足人數達8.21億人,連續三年上升。全球大約每9個人就有1個處于饑餓狀況。饑餓和營養不良是全球頭號健康威脅,其影響大于艾滋病、瘧疾和結核病之合。
第三,糧食浪費數量驚人。(SDG12)全世界每年浪費糧食高達13億噸,約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浪費的糧食耗水量相當于伏爾加河年流量三倍,而生產這些糧食所排放溫室氣體高達33億噸。
第四,土壤退化污染嚴重。(SDG14)世界1/3的土壤正處于中度或嚴重退化狀態,每年喪失1,200萬公頃耕地,可以生產2000萬噸糧食。土壤污染日趨嚴重,全球1/3塑料制品最終進入了土壤。
第五,食品安全問題突出。(SDG12)全球每年有6億人因食用受到細菌、病毒、寄生蟲和化學物質污染的食物而患病,其中42萬人死亡。不安全食品對于人類健康、生產和經濟發展都造成嚴重威脅。
第六,淡水資源日趨缺乏。目前,全球每10人中有三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全球用水量每年增長1%,到2025年,將有18億人絕對缺水;到2050年,將有超過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
第七,營養過盛問題嚴重。(SDG3)饑餓只存在于特定地區,但肥胖問題卻無處不在,并日益全球化。全球超過1/8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不僅對人們健康造成隱患,并產生了巨額公共衛生開支。
第八,食物多樣化正在消失。(SDG14、15)1990年以來,地球失去了2.9億多公頃森林,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風險,90%以上的海洋魚類種群正在減少或被過度捕撈。人類的活動以及對糧食的浪費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飲食多樣化的喪失增大了疾病風險,包括糖尿病、肥胖癥和營養不良等,并直接影響傳統藥物的供應。
對此八大問題,吳紅波表示,食物已經遠遠超出純粹食物范疇,涉及到消除貧困、人類健康、農業生產、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方面。
“問題在于我們的發展不可持續,如果我們按照目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消耗能源和資源,在本世紀100年至少需要3-4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的發展需求。這是絕對不可持續的,也是不可能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吳紅波表示。
據了解,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在美國紐約討論并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倡導國際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問題。
吳紅波表示,希望通過第三屆食學論壇的討論,讓世界人民能夠找到解決食物以及其相關問題和挑戰的辦法,在實現在維持健康飲食和維護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消除饑餓,消除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使人們養成消費糧食的正確方式,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安全、營養的食物。
如果覺得喜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轉發或收藏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