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應對餐飲新零售?餐飲人必看的深度好文!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最近炒的最熱的莫過于“新零售”,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到底是什么鬼?


    “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透過數據來驅動泛零售形態。


    新零售的消費方式將實現從“貨—場—人”到“人—貨—場”的轉變。


    那么對于餐飲來說,新零售形式下的新餐飲到底是什么?



    前一段時間,馬云的“盒馬鮮生”集中開店,引發餐飲圈的一陣熱議“新零售”趨勢帶來的變革似乎不僅僅止步于商超、便利店等傳統零售。


    不甘心生存現狀的餐飲、酒店和百貨等線下服務業也正將視野從互聯網+聚焦于新零售。


    在漸漸看明白了“餐飲新零售”后,寫一些對餐飲新零售的看法,以及餐飲人該怎么應對?


    01

    誰是餐飲新零售的受害者?

     

    不要光聽一個人說什么,還要看他做了什么?


    新零售這個概念是馬云提出來的,然后就有了大眾較為熟知的“盒馬鮮生”,但是馬云斥資入股浙江省第一連鎖超市集團三江購物、華聯、蘇寧、肯德基等線下實業,卻被大家有意識的忽略掉了。當下商業地產日漸飽和,零售萎靡,是抄底的好時機。

     

    另外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網絡零售的天花板越來越接近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全國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2014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18238億元,同比增長49.9%;

    2015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5914億元,同比增長36.2%;

    2016年1-9月份的全國網上零售額是34651億元,同比增長26.1%。


    2015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為912億;

    2016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為1207億;

    2017年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為1682億。

     

    阿里巴巴作為上市集團,是要承擔股東和投資人的收益。他必須要為集團尋找下一個增長點,如今線上獲客的成本太高了,甚至都趕超線下的人流成本。


    近年來,他顯然是看中了線下的零售渠道。至于能不能做起來,還要看最終的結果。

     

    所以,明白了這一層核心的道理。我們再過來看馬云的“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他們的主戰場還是在零售百貨上,確實是涉及到了餐飲,但不是全部餐飲。


    對于那些具備一定場景消費的餐飲來說,目前新零售帶來的影響并不大。


    零售百貨為主


    但是,人就這么多人,一日三餐。消費者不可能因為“新零售”而一日吃五頓來報答。


    總體的市場容量是固定的,你拿了,勢必代表其他人少了。站在餐飲角度來看,哪些人受損呢?


    1、食品原材料銷售受損嚴重


    從政府管理角度來看,這么做方便于管理和監督。零散的酒水、凍品、有機蔬菜,管理者很難做到實時查出違例。


    而如果接上了科技手段,有了數據,方便管理和追蹤,對于食品安全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從商業屬性來看,食品和原材料的標準化程度較高,渠道選擇范圍更廣。因此,這一輪新零售沖擊下那些從事食品銷售及周邊的企業將迎來威脅。


    對冷飲店和瓶裝水都會構成威脅


    2、快餐速食行業受損


    相比于食品和原材料,快餐速食行業因為加工簡單,消費場景單一。受到新零售的沖擊也是相當大的。外賣平臺的興起,改變了大部分人的就餐習慣。


    外賣成生活加速器

    ▲圖片來源:百度


    但是,外賣平臺控制著流量,流量就是生意。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大家爭奪的都是信息流和物流,而物流又是最終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餓了么最近在組建自己的城市中央廚房,然后支付寶上直接可以點開餓了么叫外賣。。。。。。

     

    參考:

    滴滴當年補貼出租車,把打車軟件炒起來,隨后補貼私家車,后來組建出租車公司。


    3、烘培海鮮隨后


    “盒馬鮮生”內設海鮮吧、海鮮小火鍋、酒吧、主食沙拉三明治、鮮榨果汁、曦牛食集、一鷺風流(鹵味)、艾利大叔法師烘培等區域。

     

    “超級物種”旗下的鮭魚工坊主做日式三文魚、波龍工坊賣的是龍蝦帝王蟹等海鮮、盒牛工坊顧名思義料理的是牛肉、麥子工坊主打烘焙。


    全新的購物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百度


    第一輪的“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不同程度上都覆蓋了烘焙、海鮮的業態。這是品類屬性導致。如果你的海鮮餐廳,還在一味標榜味道新鮮地道,不能給予更多的體驗,跟這些后起之秀比起來,核心競爭力大打折扣。


    02

    為餐飲人如何面對新零售

     

    不要太在意,不要不在意。

     

    餐飲行業被高科技介入之后,表面看上去是更復雜了。其實,內在的核心沒有變,抓住不變的東西,慢慢理就清晰了。


    驅動新零售的是電子商務天然的瓶頸,承載新零售的是科學技術的手段。外賣平臺、微信商城、智能硬件……最終都是為了幫助企業主決策和獲利。


    1、體驗感很強的品牌不用太在意


    不用太在意的意思是,暫時新零售波及不到這里,但是不代表以后。

     

    你可以叫一份海底撈火鍋外賣,但是你卻享受不到海底撈。等位的零食、美甲、千紙鶴,就餐過程中意想不到的小驚喜,還有幾塊錢一份的“舞面”。這些都是外賣所達不到的體驗,若要享受海底撈,你必須得上門店。


    表演性就是消費者到店消費的理由之一

    ▲GIF來源:百度


    同理,像桂滿隴這樣的餐廳。消費者來這里不僅僅是為了吃一頓飯菜,店內裝修和菜品的擺盤,都是非常適合拍照,在社交網絡里刷刷存在感。


    諸如此類的還有具有表演性的鐵板燒餐廳、法式餐廳等等。


    2、體驗感一般的要思考如何打通線上線下


    大多數餐飲品牌的體驗感做不到讓消費者非來堂吃的理由。這時候就需要著重思考品牌的未來發展戰略。


    要么提升體驗感,讓消費者必須要上門;要么考慮一下門店的布點,該撤的撤,該開的開,要有寧缺毋濫的精神。


    3、外賣專門店,梭哈線上


    這種方法非常適合餐飲新手、跨界人員以及擅長整合供應鏈的朋友。


    外賣,從本質上來說就應該比堂食貴。畢竟加了外賣這一動作,比堂食貴這是應該的。早期平臺自身在謀發展,讓利給餐飲老板,流量便宜甚至還補貼賣家。


    現在平臺少了商家店多了,開始剪羊毛了。這就倒閉外賣專門店的誕生,保持產品本身的價值,在“門店”的屬性上壓縮成本和開支。


    砍掉堂食,專心只做外賣

    ▲圖片來源:百度


    同樣一份飯,同樣的價格,外賣專門店可以做到比路邊店利潤高。這里就高在,房租便宜,人員少還有走量帶來的采購成本低。


    結語:

     

    還是那句話:面對餐飲新零售,不要太在意,不要不在意。


    企業找準自己的位置,基于自身的情況看看新零售對自己帶來哪些影響,從而做好措施。我個人比較傾向于互聯網圈的名言:‘“擁抱變化”。現在社會變化速度加快,很多餐飲人倒下的主要原因就是沒能跟上“變化”。

     

    – END –


    作者 |   胡茵煐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定位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戀上魚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69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28日 22:13
    下一篇 2017年11月28日 23: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