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燒烤黑馬品牌餐訪
當一個品類或品牌脫穎而出之后,市場上就會冒出無數跟風者,這時候問題來了:
如何做到以風行品牌為標桿,實現自我品牌的創新?
這次以一個酸菜魚品牌為案例,詳解如何從從品牌創新、IP塑造、營銷造勢三大視角,挖掘差異點、打造記憶點、制造突破點,從而完成對標桿品牌進行迭代升級。
據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酸菜魚單品的門店數目呈現:北京1050家,上海2560家,廣州1527家,深圳514家的基本現狀。
酸菜魚,傳統的家常川菜,在琳瑯滿目的川菜菜色里,以其別具特色的口感,獨樹一幟,成為一道眾口皆碑的“國民菜”。伴隨著傳統餐飲的輕模式變遷,“大而全”逐步向“小而美”過渡,“酸菜魚”專營店以其小份制、快餐化的模式,迅速成規模地發展為一個火爆的特色品類。
太二,老壇酸菜魚,一個聚焦亞文化的另類品牌;
漁語魚,川菜館轉型,提出酸菜魚專門店的專營定位;
姚姚愛魚,主打酸菜魚拿手招牌菜,傳播“辣的剛剛好”;
魚你在一起,小份制、標準化的快餐模式;
十三椒,老壇酸菜魚,張揚高顏值、快時尚;
祿鼎記,川菜館子里的特色菜,造就一波潮流品牌和排隊勢能……
與之而來,是新一輪的品牌跟風,層出不窮的“X二”,各種“XX愛魚”,各種“祿鼎X”,原封不動的品牌復制,不以塑造品牌為目的,只以賺快錢為目標,一點點地吸附源品牌利潤,分割源品牌市場。
然而,所有的跟風最終只能掉在原有品牌的漩渦里,依附源品牌的生命力茍延殘喘。
如何做到以風行品牌為標桿,實現自我品牌的創新呢?
漁樂西游,金牌酸菜魚,一家坐落于遼寧省大連市羅斯福廣場的酸菜魚潮牌店,由深圳熊貓設計提供全案策劃,從品牌創新、IP塑造、營銷造勢三大視角,很好地詮釋了對標桿品牌的迭代升級。
01
品牌創新——挖掘差異點
品牌不能流于平庸,只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差異化,才可能塑造品牌特色,成為一家有記憶的獨有品牌。
酸菜魚,一道被大眾所熟知的“國民菜”,對于川菜大廚來說,可以說是信手拈來,但是風起的漁樂西游,卻可以說是一家不一樣的酸菜魚,為什么呢?
①
— 打造 “金牌”概念 —
市場上的產品琳瑯滿目,能占領消費者心智的,往往只有第一品牌。一道“國民菜”,如何才能從眾多老壇中脫穎而出,成為酸菜魚中的典范呢?
熊貓設計,在挖掘漁樂西游的產品賣點后,提出“金牌酸菜魚”的精品定位,從金牌植入人心,并從食材到工藝,將其打造成為眾口皆碑的優質產品,從而榮獲四川省烹飪協會 “川菜名菜” 的金牌禮遇。
②
— 創建產品“鐵三角” —
每一道產品,都是亮點;也可以說,每一道產品,都不是亮點。為了讓消費者在入店3分鐘內即能迅速捕捉產品特色,漁樂西游創建以“金牌酸菜魚+五常小鍋米飯+洛神花茶”為核心的產品鐵三角,為食客提供成套的用餐體驗,強化品牌意識。
③
— 主張“產品主義+娛樂基因”的品牌理念 —
餐飲行業,歸根到底,還是要以產品為核心,從產品捕捉食客的五感體驗,進而形成穩定的會員消費。
漁樂西游,從品牌文化到VI設計到空間體驗,都緊緊圍繞產品主義,通過食材、成品、明檔設計等,滿足視覺、聽覺、嗅覺、感覺、觸覺對品牌的產品聯想。
同時融入西游IP元素,植入動畫視頻,升級娛樂基因,滿足愉悅的用餐體驗。
02
IP塑造——打造記憶點
從2015年以來,伴隨著人們生活的快節奏跳躍,市場上刮起了一股IP風云,其中“無IP,不品牌”仿佛已然是一個定式。
如何打造餐飲品牌的IP,如何從IP傳播品牌形象,如何從形象深化產品概念,是我們每個餐飲人都需要與時俱進思考的重點。
①
— 借力經典,演繹品牌IP —
不管是六小齡童演繹的傳統《西游記》,還是周星馳導演的《西游》系列篇,西游IP已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在童年、青年,乃至老年。經典不可復制,卻可以演繹升級。
漁樂西游,以唐僧師徒四人為原型,設計具有品牌特色的新西游IP概念,同時圍繞品牌提出“好好吃魚,不打妖怪”的超級話語,一反傳統西游畫風,又不失當下潮流態勢。
②
— 制造關聯,切合個性體驗 —
漁樂西游,源起于一本真經、一個故事、一道菜和四個人。其中,真經是《金牌酸菜魚》真經,故事是《西游記》的故事,一道菜即指金牌酸菜魚,四個人分別是唐掌老、孫小二、豬魚夫和沙酸菜。
師徒四人取了真經后,分工合作,合力開店。為了讓品牌脫穎而出,師徒四人各出新招,唐掌老追求完美、孫小二世道不羈、豬魚夫活潑樂觀、沙酸菜憨厚老實,恰恰又應對了當下潮男潮女的個性生活。
③
— 玩轉IP,傳播品牌記憶點 —
任何一個形象設計,只有當玩轉起來,才可能制造話題,形成一股IP勢能。
漁樂西游,集線上線下的綜合實力,聚焦亞文化社群,從社群擴散的角度,逐步實現IP的傳播與推廣。
個性的人物設計,趣味的VI風格,新創的動畫體驗,玩轉IP新視界。
03
營銷造勢——制造突破點
酒深也怕巷子深,任何一個品牌只有讓大眾看得到、記住其特色、勾起其興趣,從而轉化為實質消費,才可以說是達到品牌塑造的預期。
而品牌塑造的過程,往往離不開營銷造勢!
①
— 蓄能,讓社群聚焦 —
從社群營銷的角度分析,每一個社群都是一種勢能,當社群足夠龐大,其對品牌的影響也日漸明顯。
漁樂西游,以消費即為會員的方式,盡可能多地吸取基層會員。同時,以品牌文化為基奠,組建漁樂西游的社交圈子。
在“吃魚大部落”里分享潮流動態,制造話題互動,并不定期地推送會員福利,從而有序地維系客群關系,拉近消費者與品牌方之間的距離,為后期的品牌活動、連鎖加盟儲備能量,產生勢能效應。
②
— 造勢,讓品牌形成規模效應 —
造勢,就是抓住羊群心理的本質,多渠道制造品牌勢能,從而更好地傳播品牌本身,提升品牌形象,帶動品牌消費。
漁樂西游,以塑造潮牌為任務,通過“產品主義+娛樂基因”的品牌策劃,打造潮牌文化;
在潮牌文化的基礎上,結合自媒體的傳播,詮釋潮牌體驗;
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的流量轉化,制作排隊效應,形成爆店效果;
從而,在年輕人的社群里,形成一個“沒吃過漁樂西游,你就out了”的潮牌心理。
③
— 傳播,讓品牌直達人心 —
傳播,是一個告知與被告知的過程。傳統的硬廣宣傳,無疑只能從大眾的角度,告知品牌本身,不一定能勾起消費的欲望。
新式的軟文推廣,恰恰彌補了硬廣的硬傷,從不同的渠道,讓品牌深入人心。
漁樂西游,以“金牌酸菜魚”的產品定位為噱頭,打造“好好吃魚,不到妖怪”的超級話語,綜合西游IP形象,通過“軟硬兼施”的文案特色,制造個性話題,傳播品牌印象,形成品牌勢能,達成品牌營銷。
04
結語
品牌創建,不是對已有品牌的復制粘貼,而是在已有品牌的基礎上,集百家之長,成一家特色,從而綜合實現品牌的迭代創新。
挖掘品牌差異點,創新品牌特色;打造品牌記憶點,創建IP識別;制造品牌突破點,成就營銷勢能。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市場上的品牌琳瑯滿目,只有不一樣,才可能脫穎而出。
火鍋、燒烤、小龍蝦……當下最火的餐飲品類,而從人類有火開始,第一種進食方式,便是燒烤。
如今,燒烤品類在全國的店面超過20萬家。燒烤是近年來餐飲業態中利潤最高、增長最快的品類。
隨著消費升級,燒烤行業又經歷新一輪升級,3.0燒烤企業如何變革創新?
作者 | 黃成鋒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