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被吐槽,為何米其林總是干這事?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11月28日上午,北京第一本米其林指南發布,沒有任何意外,全部都是吐槽的聲音。吐槽的無非也就兩個方向:一個是“北京能有什么好吃的”;另一個則是“米其林這都評的啥跟啥啊”。很多人在吐槽,米其林水土不服,那么,到底為什么米其林榜單總是與國人的認知產生偏差呢?

    01

    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發布

    2019年11月28日,米其林在北京四季酒店發布了“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這是米其林指南第一次在北京發布。

    隨后,活動現場逐一公布入圍餐廳的名字,并邀請代表人上臺領獎并合影留念。其中先頒布了米其林餐盤獎,“米其林餐盤推薦”是頒發給可以讓人“享受到以新鮮食材精心烹制的優質美味菜”的餐廳的獎項,共62家。

    △圖片源自網絡

    北京“米其林星級餐廳”獎中,有20家米其林一星餐廳,2家米其林二星餐廳,1家米其林三星餐廳。本次,新榮記成最大贏家,有3家餐廳入榜,2家一星,1家三星。

    第一本米其林指南誕生于1900年,在2016年正式進入中國內地,首登上海。自此,米其林指南在中國有了很大的發展。

    2016年時,總共有26家餐廳獲星,1家三星,7家兩星,18家一星,還有25家必比登美食推介餐廳。而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4家星級餐廳,73家米其林餐盤餐廳,和26家必比登推介餐廳。

    這份2020名單里,星級餐廳已經增至63家。

    2020 北京米其林指南

    一星:采逸軒、萃華樓、大董(工體東路)、大董(東四十條)、厲家菜(西城)、富春居、淮揚府、IL Ristorante-Niko Romito、湘愛(工體東路)、京雅堂、老吉堂、利苑(金寶大廈)、Mio、拾久、家全七福、晟永興(朝陽)、北京廚房、The Georg、新榮記(建國門外大街)、新榮記(金融大街)

    二星:京兆尹、屋里廂

    三星:新榮記(新源南路)

    “米其林餐盤 Michelin Plate”榜單

    Amico、聚、羊大爺涮肉(麥子店西街)、百味園餃子館、匠牛餃子、花開素食(東城)、鳶尾宮1893、紫膳、意味軒、恰(南三里屯路)、鄉味小廚、曲廊院、大里院子、德緣(大柵欄西街)、錦庭、祈年8號、席、老北京炸醬面大王(東興隆街)、Fresco、福滿園(新源里)、孚道、貢院蜀樓、國貿79、東煦·?爐端酒場、海天閣、禾家、Jing、老干杯、葉葉菩提(光華路)、樂·墨瑞、霖舍、花馬天堂、蓮花空間(金城坊街)、紫金閣、止觀小館、裕德孚、玉、新明園、梧桐、沃夫岡牛排館、Trb Hutong、渡金湖、同春園、和木私廚(西城)、桐壽司、鮨龍、夏宮、蘇幫袁(將臺路)、四季民福(工體東路)、香宮、三清潭、左岸、程府宴、拉茲、全聚德(前門大街)、金閣、Opera Bombana、1949-全鴨季、文華扒房、福樓、長安壹號、魯采。

    02

    剛公布的榜單被“無情”吐槽

    當23家(1家三星、2家二星、20家一星)摘星榜單依次放出,其實倒也比較符合北京的餐飲狀況,有6家代表本地餐飲特色的高端京魯菜,但主要的還是浙江菜、淮揚菜、粵菜以及上海本幫菜。

    但這份榜單還是有兩個小意外:

    ·一是二星餐館屋里廂的名字出現時,現場有些許的“騷動”;

    ·二是榜單上西餐的數量少得可憐,之前普遍認為,北京平民飲食確實一片荒漠,但高端餐飲還是有實力的,但看來米其林并不認。

    △圖片源自網絡

    另外,被認為美食遍地的廣州,2019年只有11家餐廳摘星,而且沒有米其林三星;到了北京,卻有23家餐廳摘星,一家獲得三星。這也成為一大槽點。

    共有62家餐廳獲得餐盤獎,各個菜系都有分布,有些餐廳其實是有拿一星的實力,不過全聚德什么的就算了吧。

    被吐槽最多的,其實是之前發布的“必比登榜單”。

    △圖/米其林中國

    “必比登推介”榜單于1997年正式設立,其目的是讓消費者能夠在出行中暢享美食樂趣,上榜的餐廳通常并不起眼但卻提供物超所值的美味。

    在歐洲各地,必比登推介餐館的人均消費價格,普遍訂在不超過36歐元,新加坡是45新幣,香港是400港幣,臺北是1000臺幣。在北京,價格則定在200元人民幣。

    正是這份榜單激發了吐槽的熱情,有人將上榜的爆肚、鹵煮和豆汁兒并稱“ICU三杰”,同時也讓北京米其林得到了空前的關注。

    榜單發布之后的網友留言,更是充滿各種“不服”。

    △圖片源自網絡

    03

    米其林被吐槽,問題出在哪兒?

    其實,米其林每次進駐一個新的城市,都會引發爭議,東京、香港、上海、廣州莫不如此,北京自然也不會例外。

    爭議和吐槽才是一份榜單的核心價值,如果連爭議都沒有,這份榜單其實是沒用的,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爭議就是傳播的需要。

    米其林在東京、在上海引發爭議,是因為榜單上評選的當地美食比較少;而在北京引發吐槽,恰恰是因為塞進了太多“ICU三杰”之類的本地小吃。

    我們當然不能否認,有鹵煮愛好者、豆汁兒愛好者能體會到其中的美好,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接受無能。

    更何況,米其林指南的初心就是給外地人,甚至是外國人做的。

    說實話,這些小吃無論從食材上還是烹飪技法上都決定了它的上限不會高,做出花兒來,還是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尤其是在今天,交通技術和信心傳播的進步,使得空間距離已經被大大的壓縮,同時餐飲行業又高度的資本化,如果一樣美食是好吃的、被大眾認可的、同時又有錢賺的,按理說,它的店應該開得到處都是。

    但“必比登榜單”上的不少食物很難走出北京,甚至于豆汁兒連南城都走不出去。

    △圖片源自網絡

    外地人接受不了,但對于北京本地的愛好者來說,上榜的不少餐廳也有些“怯老趕”(北京俚語,指外行,不懂裝懂)。

    于是尷尬局面出現了:我不是北京人,這份名單“很失敗”;我是北京人,米其林評委們你們懂北京美食嗎?這份名單“很失敗”。

    不知道米其林是不是太急于“本地化”,從而榜單中出現了這么多的“北京平民小吃”,如果本地有特色美食當然可以側重,但如果沒有,也沒必要憋著硬上。

    《紐約米其林指南2019》中,有50家必比登餐廳,包括意大利菜、中餐、泰國菜、漢堡……但哪個應該成為“紐約菜”的代表,恐怕選不出來。

    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飲食的豐富程度和包容性應該是越來越強的,而不是為了特色而特色,變得封閉起來。

    △圖片源自網絡

    04

    為什么米其林總是和你的認知出現偏差?

    2016年,米其林從上海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對于它的吐槽就沒有間斷:缺乏本地化精神,不懂其他國家飲食文化;評審多為老外 ,選不出本地人最心水的館子;只喜歡精致高端餐飲,平民飲食太少;標準單一且不明,早已跟不上時代變化。

    其實,當米其林為了拯救日益衰落的印象里,離開法國進軍全世界的那一刻起,對它的質疑也越來越多。

    2006年,米其林初涉東京,盡管當時東京就以150家餐廳摘星的數量超過了紐約和巴黎,但東京美食界似乎并不為所動,廚師Toshiya Kadowaki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稱:“日本料理生于斯長于斯,只有日本人能懂,用不著一幫外國人告訴我們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曾連續12年獲得米其林東京指南的三星,今年卻沒有入圍,原因是店鋪采用會員預約制,米其林曾建議放開,餐廳表示拒絕。

    在此前一年,米其林進軍北美,被批對本地飲食潮流視而不見,有明顯的法國餐廳偏好。

    就連法國人的鄰居意大利人,對米其林也有頗多的質疑。一些奇奇怪怪的館子能獲得三星,反而本地人熱衷的老店卻榜上無名。在意大利美食家看來,法國人欣賞不了意大利的淳樸美食。

    一次兩次是意外,但幾乎每一次,米其林都在于當地人的普遍認知“作對”,這種尷尬局面與米其林的評選標準不無關系。

    至于米其林的評星,當然有問題。但它的問題,不在于表面上的“吃不吃得懂中餐”。而在于兩個字:矛盾。

    第一個矛盾,來自血統。米其林誕生于法餐盛行時期,米其林指南對“高級餐廳”的推崇,本身就構成了法餐話語體系的一部分。

    米其林的第二個矛盾——評價標準。

    按照米其林官方的介紹,評選標準包括:廚師對味道以及烹調技巧的駕馭能力;料理中袒露的個性;是否物有所值;餐飲水準的一致性。

    這5個標準,囊括產品質量、口味平衡、烹飪科學、烹飪技巧、廚師創意、技術上的精準度。“好吃”顯然不是唯一的標準。

    △圖片源自網絡

    至于餐館裝潢、餐桌布置、服務質量,米其林的官方說法是舒適程度由叉匙表示(由低到高分為一到五副叉匙),并不會作為摘星的標準之一,他們只關注食物本身。但美食界普遍不信這個說法,只要是有志于摘星的餐館,無一不注重環境和服務。據說,二星和三星的區別不在味道,就在于環境和服務。

    作家梁文道將米其林的評選標準成為“一種科學”。

    “首先,它要求極度的準確。它的評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美食家,而是一群廚藝分析師;對著一碟菜,他要問的不是它好不好吃,而是它做得對不對。他關心那些食材的鮮美程度,刀法火候是否恰到好處,味道的調配合不各乎比例,質感的層次區分精不精細。從食物的烹調到服務與餐廳陳設的一切細節,米其林都相信其中自有一套嚴格的法度,它不是主觀的審美,而是客觀的科學。只有達到了這個最基本的科學標準,才有資格接著去談創意。”

    但最大的問題在于,對普通食客來說嗎,這似乎并不是值得關心的問題。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飲銳觀察(ID:hongcan18)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7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12月1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