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師傅正在遭遇的尷尬,給餐飲業的“老大”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59

    臺灣康師傅今年元旦后傳出解散的消息,讓不少人猛然發覺,曾做為春運、加班、創業的最好伴侶,學生黨和宅男最愛的方便面,早已與你我的生活漸行漸遠。

    曾貫穿了不止一代人的成長記憶,經歷了輝煌時期的康師傅,也曾在最近的五年里蒸發掉近900億控股市值。

    而行業老大深陷困境,與消費升級、網絡外賣崛起不無關系。

    1

    解散的是臺灣康師傅,大陸康師傅不受影響

    元旦過后,朋友圈突然被一則重磅消息刷屏:臺灣康師傅公司解散了。

    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奔走相告:以后就吃不到康師傅方便面了。可把大陸康師傅嚇壞了,連發聲明。

    也就是說,臺灣康師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過去業務僅是進口生產設備,并出租給味全委托生產,2015年爆發油品事件后,臺灣已不再生產銷售康師傅方便面,因此,基本上已無任何實質營運業務。

    這對聚焦大陸市場的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的營運及財務沒有任何重大影響。

    so,現在不用擔心了,是臺灣人民吃不到康師傅泡面,大陸的康師傅依然堅挺,畢竟馬上春運了,火車上會充斥著各種口味方便面的香氣。

    不過,大陸的康師傅雖然是行業第一,但是日子也不好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去年9月初曾表示,康師傅從90年代以來,一直以泡面及包裝水為主,每年獲利都在4億美元以上;但隨著中國大陸方便面市場漸趨成熟,包裝水又競爭激烈,毛利率逐年滑落。

    加上魏家涉入食安風暴,臺灣的味全深陷虧損中,現在康師傅業績每況愈下,魏家壓力增大。

    另外據臺媒報道,頂新集團有關產業2014至2015年爆發“黑心油”事件后,臺灣民間自發進行“滅頂行動”,頂新旗下事業受到影響。

    2

    今非昔比,

    五年左右控股市值蒸發近900億

    對于吃過康師傅方便面的人來說,二十四年,康師傅貫穿了不止一代人的成長記憶。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康師傅的前世今生,康師傅隸屬于頂新集團,其旗下還有味全、德克士。由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四兄弟在臺灣創業成立。

    上世紀80年代,頂新在臺灣發展不良,四兄弟決定來大陸投資,二次創業也讓康師傅成為了幾十年的經典。1992年,康師傅方便面正式面世。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康師傅公司),總部設于上海市,主要在中國從事生產和銷售方便面、飲品、糕餅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的經營。

    大家都說康師傅是日本企業,事實上也是如此。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于1996年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目前最大股東為頂新(開曼群島)控股有限公司,占有股份達33.27%,其次是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占股33.18%。

    2011年,處于鼎盛時期的康師傅控股總市值一度超過1400億元港幣;但截止2016年12月30日收市,康師傅控股總市值約為528.5億港幣。也就是說,在五年時間左右,康師傅控股總市值已經蒸發接近900億港幣。

    3

    消費動力削弱、外賣、

    便利店跨界對手“打劫”

    “你有多久沒吃方便面了?”當媒體拋出這個問題之后,不少讀者在網絡上留言“的確好久沒吃了!”

    在網絡外賣崛起、消費升級共同作用下,方便面正慢慢從主流食品成為邊緣化的補充性食品,昔日輝煌正在漸行漸遠。

    雖然康師傅仍然坐著方便面的頭把交椅,但銷量已回到4年前。其整體業績自2011年夏季達到巔峰時刻以后,從2014年開始連續下滑。

    康師傅業績下滑背后,既有行業整體面臨的難題,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食品飲料經歷著盛衰的更替。人們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重,方便面也多次被稱為“不健康”的食品。消費動力削弱。這是康師傅和統一,整個方便面行業共同面臨的沖擊和挑戰。

    跨界入侵也早已悄然打響。網絡平臺的崛起是加速淘汰方便面的重要因素。餓了么、美團外賣為代表的外賣平臺可以讓更多人吃上正常的飯食。無論是口味、飯量、種類還是健康方面都遠勝方便面。

    泡面,你只能選紅燒牛肉味還是老壇酸菜味,而外賣平臺則有無限可能。

    除了火車上,現在的你還會經常吃泡面嗎?

    4

    轉戰高端市場,

    但在消費者心中早已不再高端

    面對下滑之態,康師傅、統一等紛紛應戰,追隨消費升級的健康潮流,轉戰高端市場。

    2015年,康師傅推出多款價位在五六元的產品。“珍料多”和湯大師分別定向學生、白領、中高收入群體。2016年康師傅又推出了黑白胡椒面,袋面的單價在2.6元左右。

    盡管康師傅不斷嘗試迎合消費者口味,但消費者似乎并不完全買賬。

    對于康師傅的窘境,《糖煙酒周刊》副總編輯、食品版主編梁劍評論稱,康師傅出現了“品牌下沉”。“例如,在十幾年前康師傅的冰紅茶,我們認為是一款零售價在3塊錢的高檔飲品。而現在成為了一款低檔的產品,年輕的消費者不太愿意選擇。”

    盡管在營銷上,康師傅也一直試圖緊抓年輕消費者。但在產品本身上,業界一直都有康師傅創新乏力的評價。

    另外隨著海淘的興起,外來的方便面也在中國火爆起來。更多的人開始嘗試韓國、日本的方便面。

    長期的流行變成經典,但經典之后的平凡則是創新的無奈!

    整合自:中國企業家雜志(ID:iceo-com-cn)、創業邦雜志(ichuangyebang)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10個老板病|西貝緊急調整|年度漢字

    三種境界|招聘海報|外婆家模式|多品牌

    減菜單|街頭智慧|百年老店|潮汕牛肉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77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5日 08:05
    下一篇 2017年1月5日 09:4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