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商業化和進口永遠都是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被問及中國的轉基因玉米商業化進展和轉基因農產品進口政策是否有變化的時候,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潘顯政強調,中國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的原則和路線圖是明確的、一貫的,轉基因農產品進口政策也沒有改變。
3月7日,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主任潘顯政在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作出如上表述。
按照“十三五”規劃,2020年將推廣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外界非常好奇現在是否已經批準了轉基因玉米品種。
潘顯政表示,我國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推廣,農業部在多個場合回答過,主要有三點:一是我們對轉基因的管理是明確的、一慣的,就是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安全評價和安全管理,只有通過安全評價方能獲得安全生產應用證書。
二是我國轉基因作物商業化遵循“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的路線圖,首先是棉花等非食用的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和加工作物,最后是口糧。
三是我國發展轉基因要充分考慮產業的需求,重點是解決控病蟲害、節水抗旱、高產優質問題。
“轉基因玉米的商業化也是按照以上三點來執行。”潘顯政再次重申,“我國目前只批準棉花和番木瓜的商品生產,沒有批準糧食作物的商品化種植。”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轉基因說到底是科學問題和法治問題,安全與否應該由科學評價,能種與否應該依據法規處理,食用與否則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我想我們應該這樣認識和討論轉基因問題。”
此外,去年一些貿易商對媒體反映,轉基因進口安全證書發放時間有延長。
對此,潘顯政表示,貿易商進口安全證書的審批和發放政策沒有調整,依據法規科學審批,審批標準、審批程序、審批時間都沒有變。
“有的公司沒有獲得審批,是因為申請材料不符合要求、因此沒有通過專家評審,”潘顯政表示,我國的轉基因農產品進口必須通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審批。
“只要符合要求的申請都會正常發放安全證書。”潘顯政強調。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本公眾號擁有者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的五級認證會員,CIPS具有八十多年歷史,是世界領先的、歐洲最大的采購與供應專業組織,英國女王在1992年授予該學會皇家憲章。
筆者擁有十年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和采購、餐飲采購、生鮮O2O、冷鏈物流和快遞最后一公里等豐富的采購、運營、物流等供應鏈實踐經驗。曾任職正大集團(中國區)總部農牧食品線中央采購部、合興集團(吉野家采購部)、鏈農戰略發展部以及上海眾萃物流。長期專注于生鮮、餐飲供應鏈、冷鏈物流的實踐和研究,同時擔任世界上最大的兩家行業咨詢公司的顧問,可以提供生鮮、餐飲采購、冷鏈物流等B2B和B2C供應鏈的完整的顧問服務。
服務并提供解決方案的客戶有:正大食品、辛普勞、安德魯、吉野家、鏈農、Pizza Express、華萊士、云海肴、蜀海、明湖樓、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食品企業和餐飲品牌,現任優配良品新餐飲客戶發展部-高級總監,致力于幫助中小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推動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體系在中國餐飲行業的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