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的早餐,80%的人消費低于10元,卻擁有2萬億的規模。
導讀
有個朋友是日本人,來到中國參加工作之后,回到日本后跟我吐槽不適應日本的生活,他說:日本是沒有早餐店的。
01 早餐拒絕改變
一開始我還不信,直到去年我去了日本旅游后才發現,日本真的沒有早餐店,除了麥當勞之類的24小時營業店面,沒有像中國一樣,每天到了天亮,大街小巷里到處都是賣早餐的,到了中午9點半之后,這些擺攤賣早餐的人就消失不見了,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外賣改變了夜宵,改變了正餐,但是卻依然沒有改變早餐,那些互聯網公司試圖用技術來對2萬億的早餐市場進行改造,結果通通都失敗了。
早餐似乎在拒絕科技拒絕改變,早餐也成為了傳統生意里最后一塊處女地。
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從2014年開始就一直在關注早餐市場領域,還專門推出過早餐菜品的配送活動,但是經過了5年的發展,到了2020年依然早餐業務占比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成為了餐飲品類里最難改造的市場。
早餐就是在與時間賽跑,從早上六點到9點,三個小時的營業額占到了早餐店的80%以上,很多早餐店主,需要從早上四點起床,忙到中午十二點就關門歇業了,一天的工作時間也達到了8個小時。
在分秒必爭的早上,吃得好與上班遲到形成了正相關性,大多數上班族早上都是匆匆解決一下,買兩個包子,一個雞蛋一瓶牛奶,構成了很多上班族統一的早餐形態。
跟正餐晚餐動輒人均消費100元以上相比,早餐簡直就是一股清流,根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早餐花費在10元以下的人群占比達到65%,消費在10-15元之間的占比達到了25%,15元以上的消費占比只有10%。
與正餐相比,早餐的用餐場景更為復雜。
結婚的家庭中,有70%的家庭會選擇在家里制作早餐,一般而言吃得也比較簡單,以粉面、面包等為主,只有30%左右的結婚家庭才會去外賣吃早餐;對于單身的年輕人而言有70%的人都選擇在外吃早餐,只有10%的人會選擇在家里制作早餐,還有20%的年輕人選擇不吃早餐。
一般上班族購買早餐的路徑都是在家里到公司這條線路上解決,有人喜歡一出小區門口就購買早餐一邊吃一邊趕路;有人則喜歡在公司樓下附近購買早餐,先在公司打卡,后吃早餐。
02 巨大的“螞蟻市場”
雖然早餐市場有時間限制,客單價太低,營業時間很集中,但是早餐依然是目前餐飲行業僅剩的藍海市場之一。
早餐擁有14億人的消費基數,2019年早餐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萬億元,可以說早餐是一個典型的沒有巨頭的“螞蟻市場”。
什么叫做“螞蟻市場”?
螞蟻市場就是指規模很大,剛需性很強,但是沒有巨頭把持,整個巨大的市場被無數的小商家給細分了,這就是經濟學上的“螞蟻市場”。
早餐市場目前而言還沒有出現巨頭,就連早餐第一股“巴比饅頭”,2019年營收10億元,看起來很多,但是只占早餐市場的萬分之五市場份額。
所以說早餐是餐飲領域目前為止,最有機會的藍海市場。
一家家不到60平米的普通早餐店,每天的營業額可以達到2000元以上,店里甚至需要請4個全職和4個兼職。
據統計,每天店里接待的顧客平均有200人左右,有30%的顧客甚至單次購買超過2份早餐以上。收入非常可觀。
03 早餐面臨的挑戰
1、客單價低,導致利潤低
在餐飲行業,早餐這個品類有一句話可以形容——“起早貪黑不掙錢”。
為什么呢?因為相比于午餐和晚餐,早餐的客單價真的是太低了。國內大多數消費者并不愿意花費過高的價格購買早餐,有調查顯示,中國人早餐消費在3元到9元占主流。一般來說,很難超過10元(北京這種一線城市除外)。
即使是肯德基、麥當勞這類的連鎖巨頭,也不敢輕易把早餐客單價提高到15元以上,還時不時地推出“6元超值早餐”。
如此低的客單價注定了這個生意無法有較大的利潤。
2、時效性要求高
在消費者的傳統觀念中,早餐的食用時間為早上6:00至10:00。
但是隨著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活作息的改變。讓人們能夠用來享用早餐的時間越來越短,可能也就不足20分鐘。所以,這就對早餐廳的出餐速度、人工效率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也許多了短短幾分鐘的等待時間,就足以讓他們放棄購買早餐,直接去上班。
3、運營、房租成本高
早餐客單價低,但是所付出的房租水電、人工、原材料成本卻并不低于午晚兩餐。因此在銷售時間較短的早餐市場,對于很多餐飲品牌來說,這都是很不劃算的。大多數的餐飲品牌只會選擇將早餐作為餐廳盈利渠道的補充。
04 餐飲人該如何抓住早餐市場?
那么,面對開發潛力與挑戰并存的早餐市場來說,餐飲人到底應該如何去分一杯羹,利用早餐來賺錢呢?
1、共用店鋪
什么意思呢?就是將現在最火的“共享經濟”應用到店鋪的租賃中,可以大大的降低房租成本。
我們可以與那些不做早餐生意店鋪合作,只租賃店鋪的早餐時段,比如6:00—10:30由承包人從事早餐營業。
例如一家麻辣燙店鋪,午餐、晚餐是正常的麻辣燙店鋪;而早餐時間就搖身一變成為由一對夫妻經營的早餐店,主營包子、餛飩、豆腐腦等——蒸包子的主灶為可移動式、且體積不大;豆腐腦、豆漿預制好放在保溫桶中隨時盛取;餛飩等現煮食物一口四人份的小鍋足矣。
2、產品的創新
其次,在早餐市場的激烈競爭下,推出創新的產品,與傳統風味區別開來。也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目光。
比如拿網紅包子店“肚子里有料”來說,單單一個包子類產品,就能做出許多花樣,除了特色流沙包,肚子里有料還結合中外食物做出米漢堡、韓國泡菜包等新產品,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和喜歡。
3、塑造品牌,提高價格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的關注,消費者對早餐的質量、營養、安全、健康日益重視。除解決傳統的溫飽需求外,人們對早餐有了更大的需求,甚至愿意為了早餐付出更高的價格。
但是,重點是,你必須要讓消費者認可多掏的這部分錢是值得的。
比如近兩年聲名大振的桃源眷村,就將日常不超過 5 塊錢的早餐產品賣出了天價:一根油條 6 塊錢,一碗豆漿 12 塊錢,一個包子 13 塊錢,一個燒餅 25 塊錢……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通過獨特的設計和舒適的就餐環境,來增加了品牌的附加價值。讓消費者樂意為之買單。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突出原材料,比如主打更健康的食材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地多“掏錢”。
4、延長售賣時間
麥當勞去年 10 月在美國推出的全日制早餐,全日制早餐的往往是模糊了三餐概念的年輕人,從早上十點到下午三四點都是他們的早午餐時間。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主營午餐、晚餐的餐廳,可以嘗試擴展早餐時段,并將早餐菜品融入到午晚餐、下午茶中。
5、擴展早餐外賣業務
雖說早餐是很重要的一餐,但也是極容易被消費者忽略的一餐,對于一些上班族,早上會選擇不吃早餐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覺得會趕不及。
所以,擴展早餐外賣業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樣消費者就可以訂好外賣到公司,省下了排隊等待早餐制作的時間,對于經營者來說,也多了一個盈利的渠道。因此早餐外賣的實際場景是在工作單位而非家中,這對早餐店主選擇區位也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而一些早餐品牌比如曼玲粥鋪、三米粥鋪,早就在探索這條早餐外賣的路途,外賣業務一旦能做好,就會擴展更多的消費群體。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進入課程
文章圖片來源:本文圖片部分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今日互動-
2021年全年餐飲營銷日歷(電子版)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回 復【進 群】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了解熱點 喜茶|呷哺呷哺|瑞幸 巴奴|海底撈|一人食 點擊關鍵詞,學習干貨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超值課程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