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未來還能走多遠?

    *來源:咖門(KamenClub)  作者:政雨


    回溯新茶飲,奶蓋茶(指純茶+芝士形式)是一款起點性質的產品。


    但如今,不論從數據還是行業反饋看,其銷量、聲量都在下滑。


    奶蓋茶注定無法穿越周期?





    1

    奶蓋茶銷量斷崖式下跌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在最新一次的公開演講中提到:2019年,奈雪的茶無糖純茶銷售量超越了奶蓋茶。


    盡管已有感知,這依舊是個令人震驚的數據。



    查詢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開在鄭州、上海、深圳門店的外賣數據,不難發現:奶蓋茶銷量幾乎墊底。


    從微信指數來看,奶蓋茶的指數熱度,僅是水果茶、珍珠奶茶的10分之一。


    百度指數里,根本沒有收錄“奶蓋茶”、“芝士茶”類似關鍵詞。



    “實際上,奶蓋茶從2018年就逐漸往下降。我們是從2017年開始做的品牌,當時奶蓋比所有產品賣得都好,后來水果茶就慢慢超過了。”鄭州眷茶創始人惠海豐表示。


    不用數據,行業人也有所感知:奶蓋茶產品早已不是一張菜單的C位,其聲量、銷量都在急劇下滑。


    以茶打底,上面蓋一層用奶油和奶油芝士攪打而成的輕盈綿密泡沫。45度角仰望天空,小口嘬飲,以達到理想口感。


    從形態上,奶蓋茶和之前的珍珠奶茶有明顯的差異。其在2015、2016年脫穎而出,受到廣泛關注,助力喜茶等品牌掀起新一輪的市場熱度。


    一定意義上講,奶蓋茶是新茶飲起航的帆。它以一種符號意義,開啟了“新茶飲”的時代。


    如今,這個帆揚不起來了?





    2

    奶蓋茶的誕生與演化


    奶蓋茶的首創者,已無法考證。


    有源于臺灣的說法;也有快樂檸檬創始人吳伯超在咖門萬有飲力大會上表示,其在2009年推出巖鹽芝士茶,是早期的產品形態。


    最終這款產品引爆市場,是伴隨著喜茶的走紅。


    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告訴《咖門》:“最早做芝士奶蓋茶,是出于市場角度,想做一款爆款。因為沒有營銷費用,所以希望產品自帶傳播性。”


    聶云宸當時從微博發現,最常被轉發的是帶芝士、芒果的概念。一開始嘗試做芒果奶蓋,味道并不能使他滿意。



    “喜茶還是想做茶的年輕化,芒果和茶搭配后,茶的味道難以突出。后來選用了芝士,芝士可以突出茶的回甘和清香。”聶云宸說。


    于是,通過不斷測試,喜茶用奶油芝士和新鮮牛奶進行混合,做出了芝士奶蓋。聶云宸還定下了研發原則:絕對不用奶蓋粉。


    據了解,市場早期出現的奶蓋茶,多用的是奶蓋粉+芝士粉的混合。體現在口感上的品質差別,也許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要素。


    在不缺乏創新力的飲品業,奶蓋茶也出現過多種變化。比如,增加顏值:用甜菜做出過粉色奶蓋,混入碾磨過的黑芝麻做黑色奶蓋;增加口感:在奶蓋上撒一層松子仁等堅果產品;還一度流行過咸口味奶蓋、輕芝士奶蓋等等。


    2016年左右,奶蓋茶對茶進行創新,加入水果元素。最初有一些小店嘗試,集中在兩種做法:一種是使用帶水果味的茶底,一種是用茶混合果醬來做。


    就是這次不再“純粹”的改變,引發了另一個爆款的誕生。


    彼時,喜茶、奈雪的茶在相近時間內推出果蓋茶產品(指奶蓋+茶+水果形式),將水果融入奶蓋茶里。



    聶云宸告訴《咖門》:“喜茶看中了奶蓋+茶+水果產品的創新空間,做出的第一款是芝芝莓莓產品。全部用新鮮的牛奶草莓榨出來,成本高,也給門店造成很大的負擔。”


    伴隨著頭部品牌連鎖門店的發展,和品牌創意的迭代,這款由奶蓋茶演化而來產品,至今依舊是很多茶飲門店的主力款。而純茶底的奶蓋茶產品,卻日漸式微。出于什么原因呢?問了很多行業人,我試著分析了幾點。





    3

    口感單一,缺乏長久吸引力


    消費者對一杯奶茶的口感期待,是被反復驗證過的——就是要豐富、有料。


    一個叫一只酸奶牛的品牌,全國開了1000多家店,主要售賣酸奶飲品。其爆款酸奶紫米的產品銷售占比達60~70%,最高甚至能到80%。


    其創始人胡雁告訴《咖門》:“酸奶紫米的研發靈感來自于珍珠奶茶,紫米充當珍珠的角色,提供咀嚼感。再一次體現口感的重要價值。”


    而在奶蓋茶中,純茶底,不做添加,即使有芝士奶蓋的加入,口感也缺乏內容物。奶蓋茶剛出現時,能滿足嘗鮮需求,新鮮感過去,弱勢就凸顯出來了。



    可以發現,果蓋茶彌補了這個缺點,加入水果、冰沙,使層次增加,這款產品也穩定下來。今年很多品牌,果蓋茶用料更足,加入寒天等補充口感的小料。珍珠奶茶也在近兩年升級重來。


    市場在引導品牌,做出符合消費者喜好的產品。也使其逐漸放棄掉,不被需要的產品。





    4

    距離感強,消費群體分化了


    新茶飲早期,很多媒體分析,新茶飲的誕生,重疊了消費際群的更替——90后走入社會,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增高、付費能力提高。


    現在看來,我們對年輕人誤解太深了。奈雪創始人彭心告訴《咖門》:“我覺得大家要么追求產品豐富口感,而喝茶的朋友開始選擇更健康的無糖冷泡茶了。”



    選擇增多,導致消費群體出現分化。與其說,年輕人能夠接受茶了,不如說他們是需要一杯品質升級的產品。這其中的大多數,對茶飲的需求,還是“飲品”,而不是“茶”。 “茶飲店主流的年輕消費群體,對純茶的嗜好度,并沒有水果茶來得直接。因為水果茶從整體的顏值、口味、新鮮感上。都要比奶蓋純茶更有價值感和吸引力。”陳鵬毅說。


    而喜好純茶的受眾群體,更偏愛簡單的茶風味。他會去追求茶葉本身的價值感和特殊風味屬性。“喜歡喝純茶的人在增加。”奈雪的研發總監表示。


    但從新茶飲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品牌更多的注意力停留在產品創意打造上。對茶的研究和探索,還值得更深一步。


    “把茶的價值做到位,挖掘口味多樣性,產品差異化,奶蓋茶也許會有進一步的突出。”陳鵬毅說。





    5

    靈魂還在,形式變了


    奶蓋茶銷量下滑,果蓋茶走俏。就說明:奶蓋茶被取代,生命周期走到了盡頭?


    很難下出這樣的結論。


    “芝士水果茶,喜茶稱為芝芝水果茶,這些產品都是從芝士奶蓋延伸過來的。沒有必要原教旨主義地認為,只有芝士+茶才是芝士茶,任何形態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漢堡最早就是牛肉漢堡,事實上,麥當勞在中國,賣得最多的可能是麥辣雞腿堡,還有板燒雞腿堡,都是雞肉系的。反而牛肉類的沒有那么多。沒有必要認為牛肉漢堡才是漢堡。


    他們是一脈相承的。沒有芝士,就不會有芝士水果茶。奶蓋的結構在不是芝士茶的產品里,都是存在的。像喜茶的波波茶,從布蕾波波到阿華田,都有奶蓋在里面。他變得無處不在了。”聶云宸表示。


    也許,比奶蓋茶這款產品本身更有價值的,是“在頂部加料”的研發思維,是用更好品質原料的產品追求。


    形式可以千變萬化,只要靈魂還在。



    -今日互動-

    如何看待奶蓋茶的發展?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掃描二維碼查看直播回放】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庫存管理員工檔案管理顧客投訴

    等位服務消費者分析動線設計

    加盟和單干PDCA經營法餐廳選址

    回頭客員工培訓菜單管理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經營干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43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17日 16:45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19: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