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燒烤將被“考”,誰才是細分龍頭

    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很少有人能夠拒絕烤肉帶來的那種最原始,最本真的引誘。

    這也許是因為,當人類用火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所做出的第一頓飯,就是一頓燒烤啊。

    從這頓具有偉大意義的燒烤開始,燒烤這種烹飪方式就伴隨著人類文明一路同行了幾十萬年,見證了無數部落在幾大洲之間遷徙,見證了無數文明的誕生、融合與毀滅,見證了人類從仰望星空到飛向宇宙。

    當然,也見證者數不清的美食和烹飪方法被陸續發明出來,并且因為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分裂成五花八門的口味。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可能唯有燒烤依然和人類彼此不離不棄。

    作為唯一健在的古文明和享譽世界的“吃貨帝國”,中國人與燒烤的緣分是不言而喻的。新石器時代至先秦時,烤與炙、燔、燒是相同的。隨著烹飪的進步,雖然出現了水烹、油烹法,但烤法并沒有消失,還多了許多花樣。白烤、泥烤、糊泥烤、串烤、紅烤、腌烤、酥烤、掛糊烤、面烤、叉烤、鉤吊烤、箅烤、明爐烤、暗爐、鐵鍋烤、悶爐烤、竹筒烤、篝火烤等各種各樣的烤制方法。


    燒烤作為行業內默認的暴利品類,2019年在整個餐飲市場份額的占比約為22%,躋身為第二大品類,僅次于火鍋。


    無論是烤串、韓式烤肉、日式烤肉,還是融合烤肉,細分業態中都開始走出龍頭品牌。


    燒烤細分品牌增多,反映到供應端的是無限商機,已有食材供應鏈企業介入,提供標準化的串類產品。

     


    01

    燒烤品類升溫,門店數量激增


    《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燒烤門店數量增速驚人;相關行業數據顯示,目前燒烤品類占整個餐飲市場的3.5%。


    行業人士預測,3年后,占比將達7%~8%。也就是說三年會有一倍的增量。


    鄭州本土融合燒烤品牌“圍爐燒”創始人高僖轅介紹,從2017年開始,燒烤的品類熱度開始呈現,門店數量激增。但激烈的競爭有機會跑出大的連鎖品牌,也會讓一家燒烤店三個月就倒閉。


    得益于豐富的餐飲經驗,高僖轅對市場的把控比較穩妥。


    從剛開始競品店數量不多,到如今直徑一公里的街上有7家燒烤店,高僖轅認為,燒烤店數量還會增長,至少在鄭州是這樣。


    品牌經營一年,圍爐燒就登上了大眾點評必吃榜。高僖轅認為,這跟自己剛開始的定位有著密切關系。拋開韓式烤肉的傳統印象,撇開日式居酒屋的激烈競爭,他重新定義中式融合烤肉,客單價90元,精準鎖定中高端人群。在他看來,燒烤市場未來必是一場細分戰。



    串說,一個在北京十年的燒烤品牌,2018年由直營店開始走加盟戰略。僅一年時間,它已經在全國開出120家店面,主要發力點是三四線城市,店面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以烤串+海鮮突出特色。


    外賣、團購、夜宵,都是燒烤品類很好的銷售途徑。串說負責人韓經理表示,對于烤串來說,晚餐跟夜宵依然貢獻著主力銷售額。但當大規模的烤串開始進店,如何脫離排檔屬性,為顧客打造新的消費場景是個考驗。


    串說的快速發展印證了夜宵經濟的紅利。晚上5-7點、7-9點、11點-凌晨,是重點消費時段,囊括正餐、酒局、夜宵三個場景。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日流水1~2萬元。



    02

    燒烤品牌靠細分跑馬圈地


    燒烤品類進入爆發期后,品牌細分戰愈加激烈。


    從大眾點評對燒烤分類的細化中,我們能發現,從最初的燒烤一個大類,到如今分出了烤串、日式燒肉、韓式烤肉、巴西烤肉、融合烤肉……細分的背后,則是餐飲品牌對定位、產品的雕琢。


    早些年,韓式烤肉占據著絕對優勢,但隨著薩德事件的出現以及龍頭品牌創新乏力,發展大不如前。而以日式居酒屋形式出現的日式烤肉,開始嶄露頭角。


    不得不說,在日料大品類中,燒肉與中國的飲食文化最為接近,也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不少日料品牌在跑馬圈地過程中,用烤肉與消費者拉近距離。



    業內人士認為,居酒屋是以后燒烤品類賽道的一個黑馬。在高僖轅看來,如今的居酒屋已經呈現出激烈競爭,未來留下的是真正被市場沉淀過的品牌,這樣有助于燒烤大品類的良性循環。


    相比烤串、韓式烤肉、日式燒肉,中式融合烤肉開始釋放潛力,如今跑出了一些區域連鎖品牌,比如爐小哥烤肉、踏臉網燒。


    開業之初,爐小哥烤肉就將烤肉、烤肉小哥、顏值串聯起來。清一色男性服務員、高顏值,討好了一大批女性消費者;產品涵蓋了烤肉和火鍋涮菜。男性偏愛烤肉,女性偏愛火鍋,留住了主力消費群體的心。由此可見,中式融合燒烤在品類創新力上,還是頗下功夫的。




    03

    食材供應鏈企業入局,助力烤串標準化


    近年來,燒烤界一直有“南木屋北冰城”的說法,大品牌屈指可數,門店數量跟火鍋品類相比也算不上多。從數據上看,木屋燒烤16年開了130多家直營店,冰城串吧則在15年里開設50多家門店,增速不快。


    深究原因主要在于供應鏈。燒烤跟火鍋品類相比,相似的地方是品類容易標準化,不依賴廚師,但烤串由于多了一個穿串環節,對人力成本有了制約。


    以串說為例,目前其全國120多家店,穿串時,肉串全部配置有穿串機,但蔬菜類的仍需要手工穿。


    據串說方面表示,單店毛利在55%~60%,純利的高低取決于顧客的點單內容——肉串純利低,海鮮酒水純利相對較高。



    高僖轅也表示,身處新一線城市,高昂的成本是一個考驗。尤其是今年肉類價格上漲,直接拉高了5%的成本支出。


    夜宵經濟潛力巨大,烤串又是燒烤店中最常見的形態,想解決燒烤店的高人工成本、低利潤,從供應鏈介入是很好的發力點。


    供應鏈企業介入之后,串串品類會在餐飲市場表現更出色。


    資料來源:子然餐飲設計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精彩內容推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14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日 20:50
    下一篇 2019年12月1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