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從O2O到互聯網+,再到“智慧餐飲”,新技術在餐飲業的廣泛應用,起初多體現在頭部企業或連鎖企業,而發展到現在,除了散而小的尾部企業,處在腰部的餐飲企業群更多成為新技術的落地藍海。
那么,智慧餐飲有哪些表現方式,它的本質是什么,是如何應用到餐飲企業的,能帶給企業什么好處呢?本期,我們為您逐條解讀。
數據化運營的餐飲,每個人的消費數據都被精確分析,火鍋底料據此可做到“千人千味”
“智慧化”的行業表現
過去一年,“智慧餐廳”一詞在各大業內媒體平臺頻繁出現,海底撈、五芳齋、周黑鴨等作為案例自然留下了不少話題。餐飲的“智慧化”,行業內目前有兩種表現。
1、越來越多的“智慧餐廳”
過去一年,口碑涉及了餐飲業的快餐、輕餐、正餐等多個業態,與五芳齋、留夫鴨、滿記甜品、包道、仟吉等全國近百個品牌合作,為廣大餐飲商家提供包括智能點餐、智能推薦、服務通知、自助取餐、自動代扣在內的全流程解決方案,掀起了一股“智慧餐廳現象”。
除了口碑的智慧餐廳計劃,引人注目的還有海底撈、京東、阿里巴巴、肯德基等大企業。這些頭部企業,不惜成本進行大筆投資,紛紛用開放的心態擁抱新技術。
機身上的文字,表明它是第一代也是第一個奶
進入2019年,智慧餐廳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腰部企業將智能技術應用到餐廳的經營當中。雖然完全實現“無人化”還不現實,但部分功能的實現并非遙不可及。比如,開發智能系統代替點餐員、收銀員;使用迎賓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智能炒菜機來進行各項作業;采用刷臉支付等。智能小設備的使用,是大部分中小企業與智慧餐飲接軌的第一步。
2、分工明確的“智慧餐飲服務商”
隨著智慧餐飲的發展和升級,跨界者和新業態也不斷涌現,大量智慧餐飲服務創業企業出現,各類餐飲平臺也開始有所布局。在餐飲服務商方面,有新三板企業客如云、上市公司子公司紫光美食云、被美團點評控股、收購的屏芯科技、天子星等;在餐飲供應鏈方面,真功夫做了功夫鮮食匯、京東做了京東企業購、海底撈有蜀海、新辣道有信良記、上海有眾美聯、美團點評等。
海底撈智慧餐廳,機器人傳菜臂
餐飲服務商的智慧化是對傳統餐飲各個環節的具體優化。伴隨餐廳精細化運營需求加劇,如今餐飲服務商的業務競爭,開始從面聚焦到點,比拼單點的精細化運作能力。從叫號、排隊、點餐再到結算,從進銷存、財務分析到營銷管理,利用科技手段最大力度對餐飲經營業務進行分離和優化,進而精細化運作,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應用越來越受重視,智慧餐飲發展潛力巨大,一些智慧餐飲服務商也開始相繼獲得資本的青睞。2017年4月,“好哇智慧餐飲”宣布獲得總額1億元的A輪投資;2018年5月,智慧餐飲服務商“美味不用等”獲阿里、攜程共同投資的4億人民幣D1輪融資。
智慧餐飲的本質:數據化運營
智慧餐飲的本質,實則是基于一切科技手段的數據化運營。
1、為經營難題提供最優解
數據化運營,直觀來說,即通過客人自主點餐系統、服務呼叫系統、后廚互動系統、前臺收銀系統、預定排號系統以及信息管理系統等,顯著節約用工數量、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管理績效、優化服務體驗。
舉個例子,選址對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何選址,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位置都有不同的屬性。傳統的餐飲企業,選址肯定是通過人為挑選,依靠人的一些經驗。但這會出現很多問題,每個人的認知范圍有限,很難對整個城市有一個宏觀的認識。
海底撈傳菜機器人
對比傳統選址方式的缺陷,數據驅動下的餐飲智能選址,是基于海量數據推出了一個智能選址平臺,利用大數據和AI算法(AI,“人工智能”的英文縮寫),可以使得整個選址過程更加智能化、自動化。
通過海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運籌優化等,在全局多業務目標達到最優的基礎上,幫助餐飲企業準確、自動地實現成熟經驗的高效復制,同時為企業所面臨的供應鏈運輸管理問題提供科學合理的“最優解”。
2、人貨場重構的驅動力
雖然,傳統餐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尚在起步階段,但是餐飲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在沒有數據支撐的情況下,無法做到精細化運營。
從去年開始時至今日依舊備受關注的口碑智慧餐廳,利用的是阿里巴巴平臺各項物聯網、生態流量、智能算法等基礎設施,幫助餐飲商家構建場景增量,讓數據成為餐飲發展的驅動力,更好地為餐飲行業“鋪路”。
口碑智慧餐廳率先通過對智能硬件和技術的改造,讓越來越多的品牌實現整體餐飲消費體驗和流程的重構。
點餐前先在 APP 上選個座
隨著餐飲業數字化程度的深入,大數據將開始驅動餐飲行業的人貨場重構。線上點餐的盛行,外賣市場的火爆,讓我們看到了顧客對于多元化、個性化餐飲的迫切需求。線上、線下,外賣、堂食,第三方平臺、自主APP……多渠道運營,多場景消費,多平臺整合……
未來的餐廳,傳統的線下堂食消費只占據營收的一部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渠道鏈接起顧客與餐廳。
能帶給企業什么好處
這么多年來,餐飲運營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有數據顯示,2017年餐飲企業的人力、原材料、房租、能源成本的增長速度均快于餐飲營業收入增速,其中,人力成本的上漲位居首位,達到了18.7%。
降低運營成本,一直是餐飲人主要的訴求之一,而這恰好也是人工智能應用于餐飲業的好處之一。
消費者:優化消費者門店體驗
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看到餐廳的實時菜品與座位,就餐前在平臺進行預訂、選座,并提前點好餐、付完款、甚至開好發票。
商家根據消費者的預訂信息,在消費者到店前提前準備好菜品并提醒就餐。消費者除了就餐外的所有環節均可以在線上完成,就餐的便捷程度與體驗均大大提升。
通過智能系統,將收銀、排隊、預訂、外賣、出發票等場景信息化,形成餐廳和顧客的實時互動,節省了顧客等待時間、優化了顧客就餐體驗。
除此之外,智慧餐廳可以增加智能取餐柜的解決方案,通過自助取餐柜代替服務員人工送餐,提升用戶消費體驗。如通過口碑大數據,五芳齋對消費者做智能推薦,減少消費者的決策時間,同樣也能提升消費者的門店體驗。
機器人全操作的奶茶店,節省人工80%
商家:
1、降低運營成本
智能化可以幫助餐飲業節約用工數量、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管理績效。
今年三月份,口碑聯同茶飲品牌快樂檸檬推出首家無人智慧奶茶門店,以及首個制茶機器人——“雷萌1號”。
這家店位于上海日月光中心,占地約6平方米。據介紹,這臺機器人可以從接收訂單開始,親手選料、攪拌、封口、貼標、通知取貨,為消費者提供20多種茶飲,還包括可以針對消費者的偏好調整冰熱,而飲品的制作時間控制在40秒到2分鐘不等,全程無需人工參與,整個過程都實現了智能化。
根據快樂檸檬提供的數據,一般門店配備5人,在引入機器人之后僅需要1人,人工成本節約高達80%。
2、提升坪效、提高翻臺率、增加營業額
五芳齋智能零售柜讓餐廳實現24小時營業和全程自助服務,提升餐廳坪效;在傳統快餐餐廳的高峰期,顧客從進店、點單、結賬整個流程需要至少7分鐘,而經過口碑智慧餐廳改造后,整個購買流程可縮短至2分鐘,從而提高了翻臺率;數據顯示,五芳齋智慧餐廳根據大數據定向推薦的TOP菜品中,用戶點餐命中率為65%,而采納推薦用戶比未采納用戶點餐平均節省1分鐘,每筆客單價平均提升2.4元,整體營業額隨之增加。
從下單到喝到奶茶,平均只需90秒
3、提高信息利用率,指導經營決策
門店的智慧化經營提高了信息利用率。智慧餐飲系統打通了線上預訂、排隊、點菜、買單、儲值、發票等多種功能,匯集了餐廳的經營數據、用戶的消費數據以及營銷活動的數據,餐廳管理者可以隨時隨地清晰地看到門店的客流量、翻臺率等經營情況。通過對消費者的行為和偏好進行分析,同時還能為餐廳選址、菜品研發、定價等一系列經營決策進行指導。
4、通過數據分析,實現精準營銷
智慧餐飲改變了會員對于餐廳的價值。以往,餐廳會員業務僅是餐廳為用戶提供儲值功能或打折促銷的手段,會員數量少且難以觸達。
人工智能的發展讓消費行為數據收集變成了可能。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消費者都將成為餐廳的會員,通過對這些會員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形成用戶畫像,商家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用戶的消費頻次、消費場景、消費金額、消費習慣等,再通過智慧餐廳服務提供的營銷工具,實現用戶的精準觸達,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快樂檸檬營銷總部副總經理李宗益介紹,快樂檸檬在選店時,便通過大數據,選擇了高單量、多客流、高消費能力的上海日月光商圈,進行智慧門店的試點。并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算法,準確識別顧客的餐飲喜好并據此推薦個性化的菜品,提升點餐速度,提高點餐客單價。
餐廳如何與“智慧”接軌
餐飲行業在自動化操作方面可能還不易實現。因此,餐飲的數據驅動是通過使用數據分析來改善餐廳的運營狀況,而不是用機器純粹替代服務,例如使用數據分析來優化庫存或設計菜單。
傳統大而全的產品線日漸無法滿足個性化的飲食消費需求,利用大數據系統精準分析消費者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將產品精簡化、特色化,將是下一步繼續要攻克的堡壘。
冰度、甜度可調整
1、應用智能設備或智能系統
餐廳如何與“智慧”接軌呢?或許大多數人會認為,用機械手臂上菜、機器人傳菜的海底撈,或者利用失重原理讓食物從天而降的失重餐廳,又或者用機器人炒菜的京東X未來餐廳等這類充滿炫酷科技感的餐廳才能被稱為“智慧”。
實則不然,餐廳利用各項科學技術進行經營業務優化,就能稱之為“智慧化”。福客聯手騰訊打造的可以刷臉或掃碼點單并支付的智能點餐系統,美團點評支持大眾點評買單、排隊、訂桌以及外賣一鍵接單的收銀系統,五芳齋擴容銷售場景的24小時無人貨柜機等一系列的智能化設備,都是餐廳可以與“智慧”接軌的途徑。餐飲人應該認識到,“智慧餐廳”并非遙不可及。
2、擺正心態多學習
餐飲行業已經從經驗時代到科技時代,如今步入了數據時代。
未來5年,餐飲行業將全面迎來智慧化。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張川從互聯網角度解讀了餐飲行業的轉型升級,他認為在餐飲產業和消費者端變化的情況下,數據是邁入新餐飲的最基本要求,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新餐飲的第一步,而全渠道驅動餐飲行業升級也將勢在必行。
在餐飲業房租、人工等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借助智能的方式提高效率,提供更加極致的服務,其手段多樣,當學則該多學。集體創新時代,對于智慧餐廳的摸索還需擺正態度。
餐飲人一定要注重企業的數據化發展,基于各項智能技術的餐廳智慧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本文來自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雜志
如果覺得喜歡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轉發或收藏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也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