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2020年生意難做,2020到2021的寒冬更是難上加難,隨著一股災難性寒流,全國地區面臨史上難遇的極寒天氣,而再次來臨的新冠疫情又讓本就是淡季的茶飲業“雪上加霜”。
然而,一些大牌茶飲卻能在冬季依然保持暢銷,原因在于他們會在冬季變著花樣的推陳出新,比如更換菜單,搭配小吃等措施來適應寒冬。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CoCo在冬季會推出的冬季暖飲青稞系列,材料選用青藏高原的雪域青稞,混合香甜的鮮芋泥、香純濃厚的牛奶,并搭配推出了蛋糕系列,草莓千層、巧克力千層….讓顧客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手握一杯熱茶,吃上一份精致甜品。
還有喜茶除了添加必備的熱飲以外,還在菜單上另作玄機,特別推出了秋冬隱藏菜單——冬季阿華田系列,網紅蛋糕的作用搭配熱氣騰騰的牛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像電影的驚喜彩蛋一樣。

比如貢茶考慮到冬季氣候寒冷,很多體質虛弱怕冷的女性朋友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貢茶推出了幾款冬季熱飲養生茶,這些茶飲由不同的養生食材搭配而成,其功效與功能不同,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理情況選擇購買。

在寒冷的冬季,最幸福的就是一杯暖心又暖胃的茶飲,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迎合顧客需求,及時開發熱飲,這里的熱飲并不是把夏季的冷飲加熱,因為有些飲品只有做冷飲喝口感更佳,加熱可能會出現分層、沉淀等現象,而是要研制適合熱飲的飲品,比如養生茶之類,讓消費者舒心的同時物有所值,這樣才能提升自身店面的銷量。

材料方面,可以選擇加入紅棗、姜汁,黑糖、薏米等食材,在冬季的街頭拿上一杯這樣的熱飲,驅寒的同時還具有養生的功效,可謂兩全其美。我們在夏季加上清涼剔透的冰塊,蓋上涼爽清香的冰淇淋奶蓋,在冬季則加入紅棗、姜糖、枸杞等“熱”元素材料,在茶飲界,推出“季節特調”亦被認為是品牌對季節變化的一種最起碼的“尊重”。做到應季而變,冬天把茶飲氛圍做的溫馨溫暖一些,顧客自然愿意走進來。 想要將消費者吸引到自己的茶飲店,除了本身的產品“過硬”以外,也需要在裝修上找些“小心機”,比如冬季的裝修可以以暖色調為主,并最好體現在門頭上,讓人有進來稍作歇息的沖動,如果采用藍色黑色等冷色調的店面,也可以搭配明亮色的配件裝飾,抓住好消費者的心理,誰不愿意在寒冷的街頭走進一家溫暖明亮的小店喝上一杯熱飲呢?

由于冬季寒冷,人們需要儲存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而一些小吃或者甜品的搭配則是補充熱量的最佳選擇,在冬季這個時候茶飲店就可以搭配一些小甜品或者雞米花雞塊之類的小吃,不僅能夠提高店內的銷量,還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多的選擇需求。

在冬天,人們都會減少不必要的出行活動,所以在這個時候更要多做外賣活動,并且一定要注意外送飲品的質量要和店內做到無差別,包裝材料從保溫以及防灑為主,從而給顧客更好的消費體驗。
冬季正是一年之末,很多門面都會面臨退租高峰期,開店可供選擇的門面會比平時更多,并且很多房主年底都會想要回籠資金,所以想要來年投資茶飲的餐飲人,在冬季選址考察正是一個好時候,租金方面可談的空間也會更大。
對于很多人來說,如果下半年創業有充足資金作為保障,那么冬季有大把的時間能夠更妥善地將設備、員工,裝修等問題處理好。
下半年的節假日更多更集中一些,比如接踵而來的春節、元宵節、情人節等等,而且年底假期充裕,人們有時間出去逛街,也有購物需求,更多人舍得花錢消費。反而是刺激消費的好時候,在這個時候多做促銷活動,既提高了營業額,也能快速的聚集更多的客源。
不管是冬季還是什么時候,顧客的需求量一直是不小的,造成“淡季”的原因也不全是冷空氣與寒流,餐飲人只要多動一些頭腦,多設計一些“小套路”,相信所謂的“淡季”也不會真的“慘淡”。

其實所謂的“茶飲淡季”不過是一個相對來說的概念,我們只要在產品、服務等方面做好細節,適當的“隨季應變”措施是能夠慢慢弱化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即使是淡季,也能引來可觀的客流。就像我們見到,許多茶飲品牌會在淡季集中“火力”開展新產品開發,去思考整個運營流程,提升管理運營系統。懂得運用“淡季”去提高整體實力,直到春天再來,就是品牌厚積而薄發的時刻。
(圖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知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