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飲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行話:“神仙難過二三月”。每年春節假期結束后,餐飲行業都要經歷從春節黃金周的集中爆發式消費到一年之中最長經營淡季的轉變,這種狀態往往至少會持續兩個月。
(表格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以2019年為例,公開數據顯示,該年度2月我國餐飲收入累計值為7251.1億元,此后便經歷了兩個月的疲軟,5月起才回升至3600億元以上。對傳統餐飲行業來說,一面是高額的店鋪租金和人工成本,一面是消費者外出就餐需求的大幅降低,這一形勢讓很多餐飲門店生存都出現了問題。
餐飲遇上疲軟期,不妨先走好這幾步棋
其實哪個行業都有既定的生命周期,創業者的成功與否,重點在于能否順勢而為,逆勢而動。面對疲軟期,多數餐飲老板的第一反應通常是發廣告、做活動、搞促銷,但是很多為了促銷而促銷的活動往往適得其反。
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從被動營銷轉變為主動營銷、從常規營銷過渡到針對性營銷,從專注旺季營銷到淡季持續營銷。可以嘗試從這幾方面著手,達到“短、平、快”收效的目的:
1.持續刺激,增加消費者黏性
淡季要通過各種渠道增加門店的曝光度,通過私域流量+公眾號+線下宣傳等方式及時傳達門店開工的信息。不斷喚醒老顧客,提升品牌對老顧客的吸引力。對VIP消費者進行深度維護及活動策劃,提高原有消費者的黏性。
2.菜品創意更新,保持新鮮感
春節期間,很多消費者經歷了各類聚餐,基本都是充斥著大魚大肉和油膩葷腥。所以針對年后這段緩沖時段要及時調整菜品,根據時令蔬菜的特點準備應對“節后綜合癥”的菜譜,少葷少膩的同時增加特色新品。
3.節約經營成本,提升“人情味”
金百萬董事長鄧超曾表示“節后淡季是餐飲人難得的休息時間,企業員工辛苦了一年,沒必要再在這個時間段增加員工的工作量,大多數員工在此期間會輪休回家或者放一個長假。”無論是大中型餐飲企業還是小型餐飲企業,在淡季不妨根據門店實際情況調整員工的工作時間。
做好三件事,讓餐飲門店擺脫淡季魔咒
正所謂“旺季做量,淡季做心”。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上進心、一顆持續營銷的堅持心,在旺季的時候堅持不懈為淡季做好鋪墊,才能真正擺脫“二三月”的淡季魔咒。
1. 提升品牌勢能:
根據自我品牌的實際情況,增加優惠力度的同時推出吸引上班族和家庭的套餐;減少消費者和餐飲門店的消費矛盾,放寬酒水限制及價格;細致周到各類宴會策劃,提高特殊消費人群的預訂率等。“旺季取利,淡季取勢”,通過不同方法不斷提升人氣、口碑及品牌知名度,建立長期的戰略優勢。
2.提前做好營銷準備:
一定要打好提前量,做好旺季與淡季的營銷轉換,淡季的營銷拉動要從旺季開始,但是營銷不等同于促銷,可以通過一些創新的方式,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新意和驚喜。
比如增設“開工宴”,不僅為企業節后回歸工作提供了新的靈感,同時也為餐飲行業增添了新的消費熱點;及時關注熱搜、結合熱點及節日,通過一些優惠方式轉化客流,增加客戶的消費欲望。
3.淡季是餐飲企業難得的學習期:
俗話說“砍柴磨刀兩不誤”,很多大中型品牌餐飲企業利用這個機會組織員工培訓,對門店的設備及環境進行維護和翻新等等。
比如三石鯤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利用淡季趁機“修煉內功”,從客人進店到結賬離店,期間劃為六個步驟,提高員工服務水平;比如眉州東坡在淡季將員工分批次、分等級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通過餐飲內部的系統學習、訓練、提升,抓住好時機,為迎接新一輪競爭做好準備。
總結
這兩年眾多餐飲人迎接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包括疫情下從傳統堂食到O2O線上的轉變;面對生存困難,從被動營銷到直播增加私域流量的轉變;面對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從攜手外賣平臺到自我品牌系統研發的轉變……其實淡季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固步自封和一直停滯在舒適區無法前進。作為餐飲老板要“活在當下”,只有抓住機遇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今日互動-
2021年全年餐飲營銷日歷(電子版)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回 復【進 群】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了解熱點
喜茶|呷哺呷哺|瑞幸
巴奴|海底撈|一人食
點擊關鍵詞,學習干貨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8697.html